欣賞雕塑的幾個方向

欣賞雕塑的幾個方向

Oct 04. 2022 文.李宜洲
許多藝術入門的人認為繪畫較雕塑容易欣賞,至少平面圖像式的表達是比較常見的,而雕塑的學問好似很深,令人不知該從何處開始進行審美,其實一般的雕塑大概有幾個不同的面向可以進行欣賞與探討,例如:體量大小與造型、周圍環境的關係、社會的時空背景、材質屬性、技術層面、觀看的視角、三維構圖、主題/素材的意涵、建築與雕塑的相互影響等,以下分別簡述說明: (一)體量大小 講究的是一種現場性,因為我們觀看這種具有量體感的作品,通常是以自我為一種比例尺,來作為雕塑物體大小的感知,同時我們也講究雕塑中各種「造型」能力與「比例」的美感,因此雕塑的欣賞我們時常針對不同角度,所觀看到的線條、孔洞與塊面處理,來感受藝術家所要呈現的美感。 美國極簡主義雕塑家—羅伯特.莫里斯(Robert Morris, 1931-2018)認為:「在相對尺寸的感知中,人類身體……本身構成尺度衡量的常數……尺度的體認是一種比較此常數、某人自我身體尺寸和客體對象而來的作用。在主體和客體之間的空間也包含在如此的比較之中」,因此創作者與觀賞者,會根基於人類的身型尺寸,來作為參考與認知作品,也就是創作或看見一個雕塑作品,是大還是小會與自己的身體大小相關,而比例的構成時常也會以人類的比例尺,來作為比較,甚至在展場的場域與空間關係中,也是以人的活動範圍作為感知。 (二)周圍環境的關係 也就如同平面繪畫中視覺材料與不同空間之間的比較關係,也類似水墨繪畫中留白的意境效果,當然還有周圍環境材質、溫度、造型的互動、空間氛圍與所處的位置意義等,畢竟一件雕塑設立於私人空間、教堂、美術館或其他公共空間,其意義與功能性皆不相同,有時雕塑作品可能是前人的舊作,周圍環境卻是現代建築,過去之作與當下的時空關係,常令人感到不同風格存在於同一時空下的錯置感,但透過歷史背景與創作背景之差異性的理解,反而使得我們有另外一種層次的欣賞效果,一種思古之幽情或對於歷史事件的永懷,也讓我們重新的感受雕塑的意義。 (三)社會的時空背景 即是因為社會及時空環境所觸發的藝術創作,及後世社會及時空背景,所詮釋的角度及交互作用,其實所有的藝術作品都會受到總體環境的影響,而雕塑藝術則更是如此,尤其是某些作為政治教化的城市雕塑,內容通常都會記錄過去的政治歷史,或是以巨大的偉人雕像,來傳達一種偉大、強健與崇高感,藉由這些對於人性上的觀點,來詮釋偉人之偉大。 不同社會的時空背景,同樣會在雕塑的思考與取向上,造成不一樣的結果,特別是近年來,受到電影與動漫的影響,全球興起了一股萌與潮的雕塑抗衡,亞洲區受到日本文化的影響,許多造型可愛或賣萌的雕塑作品,成為了年輕族群的收藏品味,而歐美國家則受到街頭文化的影響,而產生了許多帶有潮流味或跨界的雕塑家,這兩者不僅在近年的一級市場上造成熱門,同樣也在二級的拍賣市場上,屢創高價。 (四)材質屬性與技術層面 在創作時材質的特性與工序上的技術使用,時常是相互影響的,材質的選擇是有意涵的,並且會影響視覺的溫度與質地的感受,而不同材質的處理需要相應的技術配合,作品的觸感、表面處理手法、整體完整度及作品之精細走向,才能夠產生藝術家的形式表達並與作品內涵接軌。 在雕塑的領域中以奇木、玉石等材料,針對其造型及內部結構/材質較為特別的物料,去進行雕刻的一種技術稱為「巧雕」,即是因為雕刻原料有欠缺或不完美的部分,創作者透過經驗與巧思,去改變創作上的思路,並且考量物料的天然不足之處,搭配原料的結構、色彩、紋理、特點與天然之美,讓材料的價值性能夠特別凸顯,此類創作者通常具有化腐朽為神奇的功力,將原料有瑕疵的部分變成了創作的特點甚至是優點。 總體來說,雕塑的材質屬性與技術層面,是影響作品造型或整體風格的關鍵,因此透過材質或技術層面來瞭解雕塑,也可以理解藝術家在創作時的思考脈絡。 (五)觀看的視角 視角則是雕塑藝術這種三維作品的最大特點,除了浮雕類型的作品,雕塑的創作者在創作時要思慮的是雕塑360度的「繞行觀看視角」,即是讓觀賞者透過不同角度/高度的視點觀賞下,雕塑都有不同的風格面貌呈現,至於以繞行觀看的方式來欣賞雕塑主要有幾項特點:首先是「光線的作用」,以此種觀看方式會發現光線在作品上產生了影響,無論雕塑的展現是在室內或戶外,都會受到人為光線與自然光線的影響,人為光線是一種穩定的光源,透過佈展時的光線安排,讓光線聚集投射或平光照亮的方式,強調出作品希望被呈現的特點,並透過光線的氛圍強調出環境與空間的關係,而自然光線則是會隨著早晚的光線變化、四季的色溫改變、天氣陰晴的不同,而有著強弱與剛柔的呈現,無論是何種光源,透過繞行觀看時不僅可以看出光線的折射與反射,透過明亮與陰影的呈現,更可以讓雕塑的層次更多,且可以產生不同角度與光線的審美互動;其次是「視覺的觸覺」引發的審美變化,由於每個觀看角度都不同,隨著腳步與視角改變的節奏,我們產生了一種視覺上的觸覺感受,這種交互的刺激產生的變化性,讓我們不僅感受到造型上的多元變化,也彷彿讓雕塑作品活了起來;最後是「運動感覺」所造成的趣味,觀賞雕塑作品時因為繞行觀看,所以觀賞者產生了運動,而視覺聚焦於作品時,也同樣地感受到作品在產生律動,配合著作品造型上的動態感,這三者之間的運動感覺產生了互動,成為了另外一種趣味性。 (六)三維構圖 有別於平面繪畫的構圖,其對於作品主體與客體、動態與靜態、不同區塊造型的關係、構圖的動勢效果,皆有其特殊性,與二維作品雷同但更具有實體感,特別的是雕塑作品更看重的,是一種三維空間中的「均衡美感」,即是作品在三度空間中無論以哪個角度觀看,作品各部分的重量感覺,都能在相互調節中產生一種均衡的美感,這種均衡的美感也會隨著前述所說的觀看視角不同,而有著不同的變化,因此觀看的同時也能感受到藝術家創作的用心,不僅在繞行觀看的視角上有不同風貌產生,更是在作品的局部與整體、邊緣與中央、表面與結構上都進行了一種均衡的作品營造,而雕塑的均衡並非就一定是對稱的,而是透過一種「寓變化於統一」的手法讓畫面的三維構圖產生美感,既抑揚變化而又和諧統一。 以藝術的創作而言,一般談論的七大元素是指:線條、形狀、形體、明暗、顏色、空間與質感,其中雕塑最重要的部分則是空間,而正負空間的經營則是雕塑之三維構圖重點中的重點,其目的即是藉由作品的形式與空間互動,為作品創造生命力,讓觀賞者感受到作品是活的;「正空間」指的其實就是雕塑本體、實體的部分,也就是物質實體佔據的空間,通常指的就是作品本身,且作為主要的欣賞對象;「負空間」指的則是雕塑實體以外、實體與台座之間的空間、實體與實體之間的空間,及雕塑實體與觀賞者之間的空間,即是不被形體、物體佔據的空間,由於觀賞者在觀看雕塑時會有遠近距離、繞行觀看、視角變化等與作品的互動,因此觀看的同時也形成一種空間場域,也成為了作品可以被探討與欣賞的部分。 (七)主題/素材 創作時對於主題與素材的選擇,必須是具有意義的,如此作品才會具有內涵,且成為觀賞時的焦點,讓觀賞者可以透過這種藝術家選材的方式,去體會其象徵意義,且創作的主題取向與素材的選擇,也會暗示藝術家在創作當下的時空背景,因此透過作品的主題與素材,我們也可以猜想藝術作品是屬於哪一個時代,並比較當時代盛行的主題是什麼,而使用的素材之屬性,與今日的雕塑又有何不同。 其實雕塑的主題與創作的目的,是時常有關聯的,以信仰面來說,許多創作的目的是與宗教有關的,並且在各個文明與文化中,都會藉由神祇或神話主題的雕像來作為宗教上的儀式性崇拜;以政治面來說,古代的國王不僅會以頭像製作錢幣與獎章,還會製作富有統治象徵的大型雕塑,並放置於公眾空間;無論雕像的主題與目的是什麼,創作者皆會思考什麼樣的素材置入,能夠讓雕塑的主題呈現更為凸顯,並且滿足最初的創作目的。 (八)建築與雕塑的相互影響 在我們欣賞早期的偉大建築中,我們時常在其中發現雕塑的身影,這類雕塑我們稱為「建築雕塑」(Architectural Sculpture),在此類型的雕塑中慣常以圓雕及浮雕的類型來呈現作品,而敘事性強烈的主題則常以浮雕的形式,來作為建築的牆面裝飾,舉世聞名的《帕德嫩神廟》中北側的額枋浮雕群,即是透過騎馬者隊伍的韻律感、浮雕的立體動態感與騎者間的疏密關係,來敘述一場關於雅典娜女神的慶典,這系列的浮雕作品不僅妝點了建築,同時也賦予了建築意義,讓帕德嫩神廟更具深刻感。 建築與雕塑自古而今互為因果,西方的古典教堂與國王宮殿、東方的廟宇和皇城宮廷中,雕塑與建築共生融合,依存補充並互相影響,除了有吸收建築風格養分之雕塑,也有從建築中分離出的獨立雕塑,甚至也有從立體主義或其他風格強烈的雕塑中汲取養分,並幻化成雕塑感強烈的建築,雕塑與建築就在循環的成長中互助發展。 文章出處:《畫廊主帶您進入藝術圈:鑑賞.從業.創作.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