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分與再現》— 論繪畫中的寫實,當代寫實藝術家聯展
- 展期時間
- Oct 04 − Nov 04. 2018
- 展覽地點
- 青雲畫廊
- 開幕茶會
- Oct 04. 2018 Thu. 11:30 PM
以米蘭昆德拉的一書-《身分》作為此次策展的參考資料之一,「身分」-在人 一出生時就將有個身分的存在,而存在於無形的約束行為之中,他是一個稱謂、 一個偏見、一個枷鎖等等的…都代表著一個人給另一個人的符號。一個人可能有著兩個身份、三個身份又或更多;在米蘭昆德拉的一書-《身份》男主角扮演的 身份除了生活中愛著另一半的愛人,另一個身份則為躲藏起來偷寫情書給她的曖昧筆者,除了這兩種身份其實還談了更多種身份在此書之中,除了本質的身份, 更涵蓋了許多經由社會、思想各種理型性的可能加諸在身份之中。藝術家又在作品中扮演何種角色?是值得去探討的一件事,一種什麼樣的身分身 處在和種藝術作品:藝術品有時就像一個故事一樣,平時我們從何了解一個人(陌生人或初識者)、如何了解他∕她的故事,可能從他佩戴的手錶、錢包等外表上的 細節開始細細思考他是如何產生這樣的品味,即帶著關聯性、故事性的物件與下一個人相會,藝術家也是一樣,他何以產生這樣的作品?帶著什麼樣的意境給觀 眾,用什麼樣的身分描繪每一個形體,都是讓人好奇且引發探究的。身分與再現 之間的關係及距離似遠似近,他們牽扯的是經驗及存在,以何種經驗發生?是否 並存存在著,而又想以何種姿態呈現,所謂再現則是「視情況」、「視身分」、「視狀態」、「視時間」…等抽象關係表態,藝術家必定躲藏著自己某一塊身分,並以 他該以或他覺得該讓觀者知道的事實再現於藝術作品,這也是為何藝術一直存在 著,並讓人充滿著源源不覺得靈感。
阿爾伯蒂(Leon Battista Alberti)的《論繪畫》中強調藝術家的使命是發掘新的形象和題材,反映生活現實的豐富多彩和特色。藝術家在創作時,呈現的除了我們觀看到的繪畫成品及形式外,其實主要吸引人的是藝術家「再現」的思維模式以及處理方法。再現不一定為外在型態的表現,有時候是「再氣氛」、「再心靈」、「再呈現」,是經由藝術家內化後反之再將圖像由記憶中、氛圍中轉換成腦海中那一份氣味、甚至毛髮、甚至某年某月某刻那不經意的閃過眼睛卻記憶深刻的某個陌生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