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雲畫廊20周年 Cloud Gallery 20th anniversary 典藏投資雜誌報導

青雲畫廊20周年 Cloud Gallery 20th anniversary 典藏投資雜誌報導

2016-08-30 16:59:50 +0800

為當代藝術注入活力 — 青雲畫廊迎來20周年

搜索此網址可看原雜誌頁面https://issuu.com/ku60/docs/____________20_____________________/1

原文
坐落於台北大直豪宅區段的青雲畫廊在今年成立20周年,更是近年崛起的大內藝術特區的開朝元老。自第二代接班之後,這間中青輩畫廊在既有的根基上發展出嶄新的藝術風貌,迅速崛起的當代藝術陣容更是不容小覷的一股活力。回憶起創業的緣由,年近70的青雲畫廊董事長李青雲半開玩笑地說,20年前以投資考量所購入的明水路店面,在短時間內沒想到適合的商業規畫。爾後在一次家族聚會中偶然和親友談起,他們便提出開畫廊的建議,李青雲原本就是多年的藝術收藏家,熱愛藝術的他,原本在不同的產業中也經營著幾種不同的事業,雖然其他事業也經營得有聲有色,但當時年近50的他,希望在中年後能夠有份對文化更有貢獻的工作,二方面也有個據點讓他在社會上的各方好友,有個可以交流及敘舊的舒服場所,因此他毅然決然的投入了畫廊產業。雖然之前收藏多年,但實際經營畫廊後才發現這門行業的學問博大精深,但他端出自己對藝術的熱忱和收藏經驗,以交朋友的分享態度面對每一位來畫廊參觀的朋友,而他們來到畫廊就像是回家般的輕鬆自在,總在晚上過來泡茶聊天,甚至常待到半夜才離開,就這樣逐漸累積起在地的客戶群。

那時的明水路是基隆河截彎取直而生的新地段,畫廊開業之初的周邊環境全然不是如今已具規模的豪宅社區,「那真的是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儘管李青雲這樣形容,然而,也正是因為可預期大直重劃區日後的發展榮景,而選擇在這處位於連接台北市各大商辦區域的絕佳地理位置占得先機,並在明水路唯一12線道的最大三叉路口上成為最大的亮點。如今,早在1997年就搶灘成功的青雲畫廊,可算是近年畫廊密集進駐的大內藝術特區之中的老大哥。而第二代則在2010年接班經營,擁有企業管理碩士學位的畫廊經理李宜洲表示,其實小時候想要當畫家,雖然沒進美術班就讀,卻從小學就開始有系統地學畫,一直到高中都還會去畫室。儘管最終沒走上創作之路,但是自小養成對藝術的興趣和繪畫經驗,也使他能深刻體會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會面臨到低潮或瓶頸的心態,因此和藝術家在於公於私的相處上都更容易拉近距離。除了本身對藝術懷有熱情,他更將所學的企業管理專業活用至畫廊經營,「我天天都會做工作紀錄,每星期也彙整成週報表,到現在已經寫了7年。」李宜洲一邊翻閱資料夾,一邊說道。在接班畫廊業務之後,他的首要之務就是將過去畫廊累積的紙本資料全部數位化。雖然畫廊產業的業務規模不若一般企業龐碩,人力也相對精簡,他依然習慣將需要處理的事情予以架構化,為此還特地找了研發團隊,不惜投入百萬成本、耗時4年開發ERP系統(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業資源規畫系統),以便將累積10幾年的各種資料與數據進行靈活地串聯運用。而經營的方向與比重也都擬訂具體規畫與分配,更善用系統將藝術家、收藏家、藝博會的屬性特色進行分門別類。企業管理談的是產、銷、人、發、財,而藝術產業的上下游全都是在處理人的問題;上游的生產來自於藝術家,下游的銷售則是收藏家。如何掌握每個人獨有的脾性而在方方面面都照應得當,更是經營畫廊產業需要用心留意的眉角。

李宜洲表示,「我有一個好的開始。」這並不是指直接承繼第一代累積下來的各種資源與人脈,而是明確定出一條自己想走的路。在27歲進入畫廊產業,李宜洲自己去發掘與簽約的第一位藝術家就是高中時期在畫室認識的詹喻帆,「一開始,我就先找喜歡的藝術家、籌辦自己規畫的第一檔展覽,在開幕3天就銷售出9成作品的成績讓我得到很大的激勵,也立即和藝術家簽了3年合約。」而在同年的展覽檔期也刻意安排在Young Art Taipei藝博會期間,當時詹喻帆就獲得新潮賞第3名,隔年更一舉搶下2011年新潮賞首獎。而在3年合約才到一半時,他們就決定直接再加碼簽15年,總計長達18年,由此顯見對彼此的肯定與認同。李宜洲充滿信心地說,「我和藝術家講雖然我們不是伴侶,但關係卻很緊密,要一起從27歲走到45歲,到時再回頭看當初這個決定對不對。」

目前青雲畫廊已有10位獨家經紀的藝術家,除了早期就和創辦人李青雲配合的抽象藝術家王仁傑、黃秋月之外,其餘都是李宜洲接洽而來的,其中年輕的詹喻帆、林浩白、朱書麒和蔡士弘,更被稱為青雲四小天王,不僅創作表現持續受到關注,還吸引藏家排隊等作品的實際支持。李宜洲期望藉由本身的眼光挖掘自己喜歡也具市場潛力的藝術家,並可在拓展藝術家陣容的過程中也逐漸形塑出畫廊自身的美學調性,確立起品牌形象。「經營當代藝術的經紀人是相當重要的角色,因為當代藝術要一直維持在浪頭上,市場卻是瞬息萬變的,我們在經營藝術家的考量,不是單指把價錢往上拉而已。」因此,他同時也善用異業結合、教育推廣與媒體宣傳的資源,成功製造話題吸引原本不會走進畫廊的群眾開始關注到藝術,讓畫廊與藝術家的能見度大開。

青雲畫廊現在一年平均要參加6檔藝博會,同樣會在參展前先分析藝博會的屬性,若是展板型的藝博會就會分呈長期發展的現代與抽象繪畫以及現今主推的當代藝術兩大區塊。「參展策略通常是70%展出我們獨家代理的藝術家,另外30%找合作的藝術家也可以讓藏家換換口味。」而藝博會就以銷售、推廣介紹以及和藏家交流三面向來進行。

除了對當代藝術家的積極發掘與品牌建立之外,青雲畫廊更將關注的目光轉向校園,李宜洲經常至藝術院校擔任評審或藝術講座與學生進行交流。更自2015年開始與台藝大雕塑系合作,每年提供檔期讓學生的創作有在商業空間展露的機會,也一舉引起廣大迴響與口碑,對學生而言,也產生更強烈的創作動力與信心。對此,李青雲也相當肯定這樣的合作。他表示,「當我們瞭解到多數雕塑系學生在畢業後並未能繼續從事這領域,如果畫廊能夠提供資源,對於他們的就讀意願和畢業後持續創作都有很大的鼓舞作用。至於畫廊的收益,那就是另一回事。」同時,畫廊也能以業界的經驗與立場,為有志走向專職創作的學生預先進行觀念教育,在日後進入市場時就能儘早適應。這也因而帶動起其他畫廊紛紛開始關注藝術院校的學生創作,並提供類似的展覽舞
台。

面對畫廊在第二代接班後積極轉型的做法,李青雲坦言,對於中高齡的畫廊經營者來說,要接觸與理解當代藝術的創作語彙的確存在著一定的困難度,其實一開始並不太能接受畫廊轉變的方向,尤其畫廊前半段都以經營二手市場為主,運作得也很穩定。然而,因應內湖科學園區與大直豪宅建案所帶動的收藏人口增加、藏家族群的年輕化等趨勢,畫廊勢必要針對收藏盤的移轉,並隨之調整經營步調,也就放手讓第二代去經營。「或許一件好作品在轉手後的價格可以抵上一檔我們籌畫多時的當代藝術展覽的銷售成績,但是父親現在也能了解我的想法,要有老、中、青各世代的藝術家輪換,這也是現在的展覽策略。」李宜洲補充道。正是在內湖科學園區與大直商圈興起的這幾年,青雲畫廊同時有第二代的新觀念注入。「當我們開始導進企業化管理的時候,剛好碰上了內湖科學園區的興起,而這樣的經營方式與作品調整方向,的確會比較受到從事科技業的藏家認同。」年輕藏家在收藏方向上已有想法,會比較注重藝術家資料的系統呈現,這也應證了李宜洲大舉推動數位化掌控數據之效益。

雖然畫廊轉型經營當代藝術已有一定成績,但李宜洲也意識到不能一股腦地直往新的方向衝,藝術仍須建構在一定的學術論述與市場基礎上才能更為穩固。因此,畫廊也自5年前於原址旁再擴充一個空間,一處辦特展,一處則是常設展。李宜洲表示,「我希望老藏家來到畫廊還是可以找到他熟悉的、喜歡的作品,同時也能透過特展吸引到不同審美品味的新藏家。」當老畫廊面臨到接班階段時,不僅只有經營者本身在關心,其實藝術家和收藏家也會注意後續的營運規畫,考慮未來持續配合的可能性。而李宜洲並未中斷既有傳承而來的資源,也積極拓展新的嘗試,採取多元化經營的兼容路線。

青雲畫廊父子兩代以不同的觀念運作藝術產業,呈現出多元的藝術風貌與創新的經營模式。不同於中青輩畫廊因為手上累積的資源漸多而轉往二手市場發展,青雲則是資歷愈深,則愈顯現其衝勁與活力;從早期以銷售原作、複製畫各半的比例起家,轉變到代理前輩藝術家與抽象藝術原作之後,再果斷涉足當代藝術版塊,促其畫廊品牌形象益發鮮明,也讓人期待青雲畫廊的後續發展。